无标题文档
Baidu
yo米直播nba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app优米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分享到:
(县农业委)对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 2017-06-25 15:23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

 江永农委提复字〔2017〕3号(B)类

唐建等四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江永特色农业产业需改善修复土壤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优米体育足球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以种植水稻、香柚、香芋、烤烟、香姜为主的几大特色农业产业。但是,由于近年来对耕地的不当耕种和污染,导致耕地理化性状变差,耕地地力下降。

1、农业生产过量施用化肥。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农户仅着眼于近期的经济效益,一味追求产量,盲目增加化肥投入。由于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相当一部分养分通过经流、淋溶、反硝化、 吸附和侵蚀等不同方式沉留于土壤中,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形成各种化学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部分地块有害金属和有害病菌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土壤肥力明显下降,土壤板结,通透性能差,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弱,影响了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2、农药对土壤污染严重。农药是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农药对农业土壤生态环境污染, 从历史原因来看, 主要是我国以前使用的都是广谱、杀灭性强、持效期长的品种, 未重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对农药毒性了解和监督不够, 造成高毒、高残留的农药长期使用, 污染了土壤农业生态环境。另外由于有些农民环保意识差, 农药使用不当, 在使用技术上单纯追求杀虫、杀菌、杀草效果, 擅自提高农药使用浓度, 甚至提高到规定浓度的两三倍, 大量过剩的农药导致直接接纳农药和间接接纳植物残体的耕种表面土层中农药大量蓄积, 形成一种隐形的危害。这些农药将直接污染土壤和作物, 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导致人体生理过程的致命恶变。另外, 施药时大部分农药落入土中,  这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使用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 更是将农药直接撒至土壤中, 造成污染的程度更大。

3、农田残膜对土壤的污染 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确保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它以增温、抗旱、保墒、抑制杂草生长、促苗早发、增加作物产量等显著特点为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益显著,所以发展快速。 但由于长期使用地膜,农膜在土壤中年残留量不断增加,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多数农膜是由一种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聚氯乙烯)组成,性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光解性较差, 也不易通过细菌和酶等生物方式降解,即使降解也将产生有害物质。因而在土壤中长期积累,造成“白色污染”,如此下去就会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譬如土壤透气性变差,水分、养分的流动受阻,土壤板结, 根系得不到正常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等。

4、畜禽养殖污染影响土壤质量。近年来,我县畜禽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对土壤的污染,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部分未通过环评的禽畜养殖场排污系统不达标,禽畜污水及废弃物任意排放,而这些禽畜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畜禽养殖污水不经处理即用于农田灌溉,其浓度过高,污水的毒害成分会引起作物的腐烂,如果长期使用,将导致作物陡长、倒伏,从而引起减产。同时,高浓度污水对土壤质量也有严重影响,用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孔隙度,导致土壤透气、透水性差,土壤质量下降。

为改善和修复耕地,采取措施如下:

(一)有效控制土壤污染源头

1、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合理施肥是防治化肥污染的主要途径,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植物营养诊断等技术,实现按方施肥,进一步发展施肥新技术。要逐步改善化肥结构,改变目前磷、钾比例失调及化肥中大多为单营养元素肥的状况,提倡使用复合肥料。 同时,将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使用。在肥料使用上,强调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确保化肥零增长。另外,合理的耕作措施,也是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2、减少农药使用量。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利用植物密度影响田间温湿度、通风透光等小气候条件,影响作物的生育期,从而影响害虫的生活条件;通过土壤翻耕对某些害虫特别是生活在土面或土中的害虫迅速改变其生活环境以达到灭杀的目的;合理用药,改进用药方法,提高用药质量;适时排灌,通过改变生活环境,进一步抑制害虫;通过对害虫生活习性的研究,做好预报、预测,以便及时防治,做到治早、治小。当害虫猖獗必须用化学防治才能解决或者必须先用化学防治,则尽量采用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的植物性农药如烟草、鱼藤剂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乐果、敌百虫、除虫菊酯等、无公害农药如合成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脂肪酸、糖类、核酸等成分的农药。另外,大力推广具有不污染环境、专一性强、对人畜无害、对植物安全等优点的生物防治技术。

3、加强农田残膜污染的治理。加强宣传和正确引导,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深刻认识废旧地膜污染的严重性,提高回收残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建立监测和综合执法机制,加大对农膜质量和残膜残留量的综合执法工作力度;加大残膜污染治理力度,做到谁污染谁治理;采用各种方法回收残膜,提高清理和回收率。

4、加强畜禽养殖项目的监管。规范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养殖业的发展,控制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凡新建、改建和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当合理规划布局,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环保审批手续。按照养殖规模,建设标准的污染物处理设施 。经批准建设或前期已经建设的畜禽养殖场,要按养殖规模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贮存的污水严禁随意排入环境,避免对周围环境及水体、土壤造成污染和危害。

(二)积极做好土壤修复工作

1、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持土壤均衡供肥,及时补充缺失养分,使土壤养分均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减少不必要养分的过多施用,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从而降低过量施用化肥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2016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5万亩,比2015年增加0.5万亩,按平均每亩减少化肥1.5公斤计,全县减少化肥907.5吨,比2015年减少7.5吨。2017年,全县将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0万亩以上。

2、恢复发展绿肥生产。通过恢复绿肥种植,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同时,可进一步减少化肥施用量,从而减少化肥对土壤的面源污染,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2016年,我县大力推广绿肥种植面积。一是恢复发展绿肥3.1万亩。以种粮大户、种粮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全县共发展绿肥面积3.1万亩。二是开展绿肥示范。全县共建起3个百亩绿肥示范片,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绿肥1.2万亩。三是加强绿肥栽培技术集成。重点加强绿肥全程轻简栽培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2016年,全县绿肥种植面积比2015年增加0.5万亩,全县减少化肥施用量201.5吨,比2015年减少32.5吨。2017年,预计全县继续发展绿肥3.1万亩以上。

3、推广普及秸秆还田。通过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改良土壤、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此外,秸秆还田后可以与土壤中微生物共同作用生成腐殖酸,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及性状,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调节自身水、肥、热、气的能力及对水肥的储存能力,是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高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2016年,全县推广秸秆还田24.5万亩,秸秆资源肥料化利用率达到58%,全县减少化肥施用量784吨,比2015年减少16吨。2017年,全县将继续推广秸秆还田24.5万亩以上。

4、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节水节肥、节能环保、助农增收的先进实用技术。通过人为定量调控,满足作物在生长期的养分需求,减轻缺素症状,因而在生产上可达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良好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了水肥均衡、省工省时、减轻病害、控温调湿和节水省肥的效果。既节约肥料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发展水肥一体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2016年,重点在柑橘、蔬菜等作物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全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0.25万亩,全县减少化肥用量15吨,比2015年减少5.4吨。2017年,预计全县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0.35万亩以上。

5、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引导和支持规模化养殖户加强畜禽粪便清运、储存,鼓励广大农民推广施用有机肥。通过大力推广“规模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推进沼渣沼液有效分离、高效利用。2016年,全县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率达到55%,全县全年减少化肥使用量120吨,比2015年减少35吨。2017年,预计全县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率达到60%,全县全年减少化肥使用量135吨。

6、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由于传统的有机肥料堆腐方式落后,笨重费力、污秽脏臭的传统有机肥投入方式已难以实施。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的残留,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可相应减少化肥用量,从而减轻和控制化肥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可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可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轻和控制农药残留污染,防止餐桌污染。另外,通过商品有机肥的推广使用,可以加快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达到农牧结合、互为促进的效果。2016年,全县施用商品有机肥2800吨,全县全年减少化肥使用量700吨,比2015年减少50吨。2017年,预计全县施用商品有机肥3200吨,全县全年可减少化肥使用量800吨。

7、推广使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能明显提高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真菌的数量对于受到污染的土壤生态修复效果更明显。使用微生物肥料,能促进优势菌群的代谢,可形成新的微生态系统,降解有机物,改变土壤结构,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同时产生生理活性物质,刺激、调控农作物的生长,增强农作物抗病、抗旱的能力,降低或减轻病虫害,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近年来,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效果正逐渐被认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016年,我县微生物肥料的应用面积达10000亩。随着现代农业中对“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大力倡导,微生物肥料以其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增加产量、提升品质且保护环境等特点和功能,将会在未来农业产业中担任重要角色,并将在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优米体育足球农业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
Baidu
yo米直播nba
Baidu
yo米直播nba
Baidu
yo米直播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