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礼包”为基层干部队伍“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更是党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组织部门要送上“学习”“减负”“激励”“三大礼包”,促使基层干部以更强的本领、更快的步伐、更高的热情投身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坚持入心入脑,以“学习大礼包”克服本领恐慌“内阻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组织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级党校、网络平台组织基层干部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理论学习就跟进一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事业发展没有终点,学习就没有止境。要通过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学习体系,制定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机制,充分运用微党课、微视频等载体,采取“送学上门”“送书到家”等形式,让学习真正成为基层干部队伍的大乐趣、好习惯、新常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克服工作本领恐慌。
注重见行见效,以“减负大礼包”汇聚攻坚克难“战斗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不少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工作忙、压力大、任务重、问责多”让一些基层干部“叫苦连天”“分身乏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组织部门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态度和担当,切实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捞上来、从泛滥督查中拉开来、从随意问责中救出来。要通过带头改进文风会风,倡导讲短话、开短会;用深入基层一线明察暗访取代听取不切实际的“纸上报告”;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式,不断减轻基层干部队伍负担,汇聚起攻城拔寨、攻坚克难的战斗力,推动基层事业蓬勃发展。
突出关心关爱,以“激励大礼包”释放干事创业“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基层干部作为新时代基层各项改革事业的直接推动者和党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上的主力军,对他们更要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组织部门要健全完善正向激励机制,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环境,要让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一线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的基层干部真正体会到“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不断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作者:奉浩平)